认准免疫“哨兵”C1q,免疫性肾病诊疗更高效
发布于:2025-09-19
文章来源:[中文]九强生物
项目介绍
补体系统:由存在于血液、体液及细胞膜表面上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组成,是免疫重要部分,主要起协助抗体清除抗原的作用,含C1-C9共9种成分。
补体C1q:是C1的重要成分,分子量39000,为补体分子中分子量最大的γ球蛋白。C1q是补体经典途径重要的启动分子,激活后清除免疫复合物、凋亡小体,还能直接识别与清除凋亡细胞,维持机体免疫与稳定[1]。C1q缺陷或功能障碍,就会导致上述生理过程不能有效进行。

临床意义
01 补体C1q与自身免疫性疾病
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是一种典型的非器官特异性、自身免疫性疾病,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及补体系统的变化是SLE最主要的病理变化。研究表明,SLE患者血清C1q水平显著降低,且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,补体C1q的水平能够作为SLE患者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可靠依据[2]。
02 补体C1q与肾病
C1q肾病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免疫病理型肾小球肾炎,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[3]。C1q肾病患者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区高强度C1q沉积,也可以伴有其他成分的沉积[4]。
狼疮性肾炎(LN)是SLE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,有多达20%的SLE患者在肾损伤约10年后发展为终末期肾病,其血清补体C1q水平显著降低,与C1q肾病正好相反。
03 补体C1q与心血管病
补体系统是连接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,多种补体成分可通过影响炎症反应、血管重塑、血栓形成等过程,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[5]。
研究发现,急性心梗发病后血清C1q水平降低是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,对心衰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[6]。
04 补体C1q与其他
感染:随着机体感染进行性加重,当进入脓毒症阶段时,患者血清C1q水平显著降低,且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、器官损害及凝血功能密切相关[7]。
肿瘤:某些肿瘤类型可能导致C1q水平的异常波动,这可以用作疾病活动度的指示或预后评估的补充指标[8]。
适检人群
所有怀疑或确诊自身免疫病(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)的患者,以及原因不明的肾炎患者,都需要检查补体C1q。具体如下:
确诊的狼疮患者:定期复查,监控病情
疑似狼疮的患者:辅助诊断
原因不明的肾病患者:病因确认
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:免疫疾病筛查
性能优势
校准及质控均为液体,降低手工误差和人工劳动。
试剂精密度优,CV<5%。

抗干扰能力更强(intralipid 2.5%,RF1500IU/mL)。

小结
补体C1q作为免疫防线的关键“启动开关”,意义重大。九强生物推出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盒,能辅助诊断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、鉴别肾病类型,还可助力感染与心血管疾病评估,适用风湿免疫科、肾内科等多科室,适配市场各主流生化分析仪,抗干扰能力强,为健康监测提供便捷精准支持。

注:血尿均可检测的项目,以血液标本的临床意义为主。
参考文献
END
文章来源:九强生物
责编:Echo
校对:Cassie、Pretty